一臺面條機的創(chuàng)業(yè)故事
點擊次數(shù): 更新時間:2009-7-1
上一條:新型榨油設(shè)備迎來新商機 下一條:親人送佳信,財神上門來
陳在元把“元元面館”轉(zhuǎn)讓時,親朋好友大跌眼鏡,他們不明白,一個月贏利5000多元的小店怎么說轉(zhuǎn)讓就轉(zhuǎn)讓了呢?俗話說守著鐵飯碗不愁下輩子,放棄這個日進斗金的小店,陳在元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?
2003年,陳在元離開供職多年的食品加工廠,只身來到廣東,開過快餐店、彩票投注站、服裝店,甚至擺過地攤。輾轉(zhuǎn)一年過去了,陳在元依然兩手空空。后來,有朋友推薦他做面食,陳在元覺得有理,于是根據(jù)朋友的介紹,找到穗華,買回一臺小功率的面條機,在臨近學校的地方開起了“元元面館”。 陳在元原來做過食品加工,深知食品生意的乾坤就在于味道。創(chuàng)業(yè)失敗多次的他,不敢再沖動行事,開張營業(yè)前,他四處拜師學藝,掌握好一套做面食的手藝后,又對店鋪進行了簡約裝修,風格明朗干凈,力爭讓學生舒心,家長放心。
一切準備妥當以后,陳在元沒有立即開業(yè),他找來一幫朋友,免費品嘗,煮、炒、涼拌,陳在元花樣不盡,朋友們吃得不亦樂乎。吃到第三個晚上,酒興之后,朋友們只給了他一個建議:多招兩個員工,明天開張。
陳在元心里有底了。為了達到宣傳效果,陳在元印了300張宣傳單,上面寫著“小店開張,免費一天,歡迎品嘗”,等學校放學時,全部派給路過的學生。
面條好,手藝好,宣傳好,陳在元的“元元面館”開張第一天支出成本3000多元。放長線才能釣大魚,現(xiàn)在的付出肯定會在以后賺回來,陳在元心里暗喜。果然,隨著“元元面館”的知名度逐日擴大,陳在元的收入也逐日飆升。第一個月,不算第一天免費品嘗的支出和店租,陳在元就收回了買機械的費用。